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来,长宁教育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深化,各学段改革成果显著。在长宁,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众多孩子身上最亮色的一笔。
坚持立德树人,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两年前,研究生毕业的李孟飞回到了母校延安中学。这次,他不是回来看望老师,也不是与学弟学妹们联谊,而是回来圆他的梦——成为延安中学的一名教师。
“高中时代,成为一名教师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于是,我决定回到母校,当一名语文教师,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李孟飞说。
“于我而言,在延安中学三年的成长经历不仅为我传道授业解惑,更是立德树人,成为了我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的人生起点。”谈到三年高中生涯最大的感受,延安中学2019届毕业生马佳雯这样说。
“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这是像李孟飞、马佳雯一样的千千万万延安学子烙印于心的一句话。
近年来,延安中学高度重视新时代校园思政课堂的探索与建设,坚持创新实践“一课一主题”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对党与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点头率”;重视运用学校、班级二级联动机制的功能发挥,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养和输送人才。
于是,学校涌现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马佳雯、上海市优秀学生龚逸炜,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上海市第十三届金爱心学生郭容搏,“长宁区道德模范”谈中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近年来,长宁开展小初高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课程建设,探索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完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延安中学只是长宁众多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典范之一。
十年来,长宁教育树牢育人情怀,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德育为先、三全育人”,推进实施全员导师制,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合力,适存小学的家校共育完美诠释了这一工作理念。
金秋十月,适存小学被满院的葱翠和浓郁的桂花香包围着。碧蓝的天空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你追我赶,放松身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像两个外切圆,孩子就是那个切点,导致‘家校各教,家校各育’,孩子无所适从。而要解决这个现状首先要从转变学校入手,从解决途径着手。”这是一次家校共育的展示活动上,长宁区适存小学校长曹永邹的一段话。
2015年起,长宁“活力教育”相继推出了“家校社共育3+3”计划,适存小学坚持开放办学,以阅读计划为试点,在劳动、体育、科技、艺术、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从此家校社开始深度共育,从活动化向课程化发展,从德育向教学延展,从形式存在向纳入评价飞跃。家校社共育为学校培育“适育”文化,推进“适学、适教、适发展”,为培养“自信、书香、活力”少年全面赋能,成为师生及家长共生共长的重要发展平台。
“我最喜欢我们学校的拓展课程,舞蹈课、游戏节、体育节……喜欢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能够成为适存小学的一名学生,我很快乐。”面对镜头,三年级8班的金煊大方、阳光地说出了心中所想。
“为充分挖掘家校社资源,完善家校社共育体系,学校借助家社资源丰富学校课程:新泾镇政府将学校对面的网球场免费借用给我们,既解决了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2020学年起,学校探索并实施‘适佳’家校共育课程,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家长课堂’的模式,为每一个家庭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幸福密码’。”曹永邹说。
至2022年9月,适存小学进一步通过整合家校社资源,扩大协同育人朋友圈,构建更加“安全、健康、和谐、优质”的育人生态,重点建立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即使在线上教学期间都发挥着积极的育人功能,真正地使学校教育走出学校、让校外资源走进学校。
普及普惠,优质均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琵琶行》清幽明净的伴奏下,长宁实验幼儿园秋游活动拉开了序幕,而大班的孩子们也终于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游乐雅集”。
这边,孩子们排队体验射箭,命中靶心的那一刻欢呼雀跃。那边,孩子们人手一箭,互相比拼投壶技术;抬眼望去,小小的蹴鞠在孩子们的脚下飞向球网。仔细斟酌,一枚枚精致的花钿,衬得女孩们个个清婉隽秀;欢笑中,孩子们争相尝试走高跷、滚铁圈;清幽下,孩子们盘腿坐于长卷之前,共绘出秋游美景。
“作为上海市最早开拓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的园所之一,我们从未停歇下探索综合性主题教育创新实践的脚步。”谈到此处,长宁实验幼儿园园长高雯彬脸上写满了欣慰和自豪,“在幼儿园不同的发展时期,长宁实验幼儿园的教师团队在解决课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阐释并深化‘综合性主题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不断地给‘综合性主题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形成了以‘顺幼儿之易、悦幼儿之趣、孕幼儿之性’为课程理念的易趣课程,彰显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在长宁,各学段教学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顺天性而育。
学前聚焦“启蒙”、小学聚焦“激趣”、初中聚焦“有效”、高中聚焦“综合”,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持续系统推进分学段课程改革。
而“激趣”的小学教学,在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则被淋漓尽致地彰显。
江苏路第五小学有三个校区,十年来,为了实现三校区优质均衡地发展,学校提出了“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适合的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也正是在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江五的学生快乐地成长着。
“我很喜欢我们的校园,喜欢每周一次的春芽电视,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五年级2班的陈志云这样说;“我喜欢民俗进校园,喜欢参观军营,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得非常快乐。”五年级1班的邱梦涵这样说;“我最喜欢12月份的民俗节,因为可以穿戴上各个民族的服饰,学到传统文化,这些都让我沉浸其中。”四年级13班的祖小凡这样说。
江五孩子们喜欢的每一门课程,都饱含着江五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创新。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聚焦对人的培养,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以江五历史上传统的“每月一节”为主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课程内容上,学校通过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人与工具三个核心指向,构建了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科学探索、艺术审美、生活体验五大学习领域,集三校区自有优势,共享互补。比如华阳路校区的烘焙课,就是通过走校区的形式,让三校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而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一线MOOC”网络课程,则是江五小学打造的自主在线学习平台,它打破了校区间的物理围墙,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优质学习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
“三个校区的孩子,160多位教职工,如何做到愿景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思辨。于是,我们在课程架构和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探索和创新,使三个校区的孩子接受同一规格的教育,做到学生的成长有差异无差距。”江五小学孟水莲校长的这番话,体现在每一位江五师生的身上。
斗转星移,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五小学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不断开拓创新,先进的育人理念,适切的课程目标,融合的执行方式,让江五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具有定力和活力,让江五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地主动和自觉,三校区的师生在互相成就中共同成长。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与江五小学昭化路校区隔路而望,而这里则是长宁初中教育中聚焦“有效”的典范。
秋日的午后,延安初中的操场上一片欢腾,七年级运动会正到了最后的高潮——跳长绳。齐心协力,完美配合,一组组长绳跳完,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延安初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技能,还收获了友谊,老师的和蔼可亲、同学的团结友善,是助推我不断向上的动力。”延安初中7年级学生刘天雨说。
“学校着眼于彰显育人特色,通过挖掘校名中蕴涵的延安精神、红色基因,展开对新时代‘延安人’特质的追问和凝练,形成了‘G-CLUB’的‘一核四维’的人才培养模型,构筑了‘数理与逻辑、科学与技术、人文与艺术、公民与社会、健康与生活、实践与创新’六大学习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核四维六域’的学校课程图谱,有效地推动了学校课程的结构性改革。”站在校内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炮楼上,延安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应超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在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面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的新形势,学校进一步实施课程教育改革,丰富课程建设,不断推广与促进跨学科作业、项目化学习,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联动,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兼有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的新时代‘延安人’。与此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在做好分层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管理的指导,在校内安排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以满足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所有的努力最终指向了学生成长的收获。在最近一次上海市绿色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长宁初中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全市第一,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全市第一。
和延安初级中学一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部聚焦“有效”,而华政附中的高中部则聚焦“综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2020年5月22日下午,在长宁区政协第100号提案《关于让华政附中门口更畅通、更安全的建议》答复会上,面对孩子们有理有据、精准严谨的建议,区公安分局信访办、交警支队和新华路派出所的多名警官们不住地点着头。
原来,距华政附中门口百米距离的云阳路(现改为牛桥浜路)改造完成后,交管部门在其与番禺路的交叉路口增设了红绿灯。一段时间后,华政附中师生和家长发现,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校门口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为此,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们自发成立了“校门口交通安全调查课题组”,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向政协提交此份提案。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市、区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法工作,《未保法》的法条因为中学生的建议而修改,这还是全国首次,因此还收到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感谢函,并获评2020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高三2班的崔以宁同学,就是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的一员。“我们学校开设了许多‘尚法’特色课程,包括模拟事务调解、模拟立法、法律文书写作等,在‘尚法’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也参与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体育法、反诈法等的修法过程,还多次到周边社区进行普法宣讲,这些都成为我高中阶段最难忘的经历。”
经历十年探索,在明德类、精业类课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尚法类课程成为华政附中的一个新的抓手,撬动了学校德育、教学、治理的全面发展。在经历特色形成、巩固、社会认可的第一阶段后,学校进入了“优质、优化”的第二阶段。
40多门尚法校本课程分为学术、活动、社团、服务共四大类,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等各单位、各领域的60多名知名专家、教授进入华政导师工作室,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或直接进入课堂开展教学。作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华政附中始终致力于建设“管理重人文、课程有特色、课堂讲民主、师生能自主”的以“尚法”为特色的优质中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人文情怀和理想抱负的现代公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在“启蒙”“激趣”“有效”“综合”四位一体的共同助力下,长宁教育硕果累累。
到2020年,长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完成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 96.55%,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2016年,长宁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2018年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2019年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市级督导认定。2020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区之一。2022年4月,长宁区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教育数字化转型,让个性化教学更精准
线上教学时,使用网络平台内置的抢答器、答题器、计时器、分组讨论等工具,与学生充分互动。如果出现多方案的开放型题目,课前5分钟,老师会让学生通过抢答器、讨论区发言等方式进行方案互评,学生每次发言都会获得一个“小奖杯”。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老师再使用投票器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进行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
线上教学,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增加线上教学的互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于是,上海市娄山中学化学老师张玉珍便进行了如上的创新。
为了提质增效,在化学复习阶段,张玉珍还尝试探索一种新型作业方式——语音说题作业。同学们上传自己的语音说题作业后,老师收听并反馈,对优秀的语音作业进行公开展示,有时还会将说题作业与题目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语音解题集。学生普遍认为,减轻负担的同时,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今年3月,全市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的第一天,娄山中学张奕奕老师就选用长宁区数字基座ClassIn教学平台,上了一堂初二英语课。利用视频墙、小黑板、分组讨论等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线上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一天,倪俊老师选用长宁区数字基座“畅言智慧课堂”,上了一堂初三数学复习课,课堂互动和即时练习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初三学生复课后,娄山中学又利用学校希沃远程互动助手,融合ClassIn等长宁数字基座上的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堂,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在娄山中学,不少“小妙招”都是基于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尽可能还原线下课堂。
在今年2月,长宁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区校两级数字基座的本地化部署,打造“五通一屏”,实现全区人员统一认证、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市区校各类应用统筹衔接、智能设备统一接入管控,数据融通一数一源、信息传送多级互通、互联共享等。
“五通”,是基座的核心建设内容,即用户通、数据通、应用通、设备通、消息通;“一屏”,指建设用户空间,提供web端、移动端、智屏端的工作台服务,实现统一应用访问和信息获取。
当前,长宁全区所有106个教育单位全部开通校级数字基座,6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的相关数据都已接入基座。
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长宁教育从信息化走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倡活力教育,激发学生的潜力,顺天性而教、循规律而育,让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助力每一个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未来,长宁教育将坚持以数字基座建设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创价值,驱动教育更有公平、更有质量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让数字化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为区域教育改革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教与学更富生命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来,长宁教育以德为先,立德树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逐年提高,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不断深化,各学段改革成果显著。在长宁,更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众多孩子身上最亮色的一笔。
坚持立德树人,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
两年前,研究生毕业的李孟飞回到了母校延安中学。这次,他不是回来看望老师,也不是与学弟学妹们联谊,而是回来圆他的梦——成为延安中学的一名教师。
“高中时代,成为一名教师就是我心中最大的愿望。于是,我决定回到母校,当一名语文教师,像我的老师们一样春风化雨,教书育人。”李孟飞说。
“于我而言,在延安中学三年的成长经历不仅为我传道授业解惑,更是立德树人,成为了我坚定信念、砥砺前行的人生起点。”谈到三年高中生涯最大的感受,延安中学2019届毕业生马佳雯这样说。
“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这是像李孟飞、马佳雯一样的千千万万延安学子烙印于心的一句话。
近年来,延安中学高度重视新时代校园思政课堂的探索与建设,坚持创新实践“一课一主题”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对党与国家发展的高度认同感、责任感与使命感,提高“点头率”;重视运用学校、班级二级联动机制的功能发挥,为“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培养和输送人才。
于是,学校涌现了全国优秀共青团员马佳雯、上海市优秀学生龚逸炜,上海市中小学生(中职生)百优“新时代好少年(美德少年)”、上海市第十三届金爱心学生郭容搏,“长宁区道德模范”谈中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以德为先,立德树人。近年来,长宁开展小初高一体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课程建设,探索符合不同年龄段学生成长规律和认知特点的德育工作机制,构建完善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延安中学只是长宁众多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典范之一。
十年来,长宁教育树牢育人情怀,坚持“五育”并举,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足“德育为先、三全育人”,推进实施全员导师制,加强家庭教育,提升“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合力,适存小学的家校共育完美诠释了这一工作理念。
金秋十月,适存小学被满院的葱翠和浓郁的桂花香包围着。碧蓝的天空下,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操场上你追我赶,放松身心。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像两个外切圆,孩子就是那个切点,导致‘家校各教,家校各育’,孩子无所适从。而要解决这个现状首先要从转变学校入手,从解决途径着手。”这是一次家校共育的展示活动上,长宁区适存小学校长曹永邹的一段话。
2015年起,长宁“活力教育”相继推出了“家校社共育3+3”计划,适存小学坚持开放办学,以阅读计划为试点,在劳动、体育、科技、艺术、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全面推进,从此家校社开始深度共育,从活动化向课程化发展,从德育向教学延展,从形式存在向纳入评价飞跃。家校社共育为学校培育“适育”文化,推进“适学、适教、适发展”,为培养“自信、书香、活力”少年全面赋能,成为师生及家长共生共长的重要发展平台。
“我最喜欢我们学校的拓展课程,舞蹈课、游戏节、体育节……喜欢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能够成为适存小学的一名学生,我很快乐。”面对镜头,三年级8班的金煊大方、阳光地说出了心中所想。
“为充分挖掘家校社资源,完善家校社共育体系,学校借助家社资源丰富学校课程:新泾镇政府将学校对面的网球场免费借用给我们,既解决了场地面积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了学生对高质量课程的需求。2020学年起,学校探索并实施‘适佳’家校共育课程,通过‘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家长课堂’的模式,为每一个家庭建立起更亲密的亲子关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幸福密码’。”曹永邹说。
至2022年9月,适存小学进一步通过整合家校社资源,扩大协同育人朋友圈,构建更加“安全、健康、和谐、优质”的育人生态,重点建立了一批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即使在线上教学期间都发挥着积极的育人功能,真正地使学校教育走出学校、让校外资源走进学校。
普及普惠,优质均衡,办学质量持续提升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在《琵琶行》清幽明净的伴奏下,长宁实验幼儿园秋游活动拉开了序幕,而大班的孩子们也终于迎来了他们期盼已久的“游乐雅集”。
这边,孩子们排队体验射箭,命中靶心的那一刻欢呼雀跃。那边,孩子们人手一箭,互相比拼投壶技术;抬眼望去,小小的蹴鞠在孩子们的脚下飞向球网。仔细斟酌,一枚枚精致的花钿,衬得女孩们个个清婉隽秀;欢笑中,孩子们争相尝试走高跷、滚铁圈;清幽下,孩子们盘腿坐于长卷之前,共绘出秋游美景。
“作为上海市最早开拓幼儿园综合性主题教育的园所之一,我们从未停歇下探索综合性主题教育创新实践的脚步。”谈到此处,长宁实验幼儿园园长高雯彬脸上写满了欣慰和自豪,“在幼儿园不同的发展时期,长宁实验幼儿园的教师团队在解决课程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通过阐释并深化‘综合性主题教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不断地给‘综合性主题教育’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形成了以‘顺幼儿之易、悦幼儿之趣、孕幼儿之性’为课程理念的易趣课程,彰显出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在长宁,各学段教学遵循学生不同阶段身心发展特征,顺天性而育。
学前聚焦“启蒙”、小学聚焦“激趣”、初中聚焦“有效”、高中聚焦“综合”,结合新课标、新教材,持续系统推进分学段课程改革。
而“激趣”的小学教学,在长宁区江苏路第五小学则被淋漓尽致地彰显。
江苏路第五小学有三个校区,十年来,为了实现三校区优质均衡地发展,学校提出了“为每一个孩子提供更适合的和谐教育”的办学理念。也正是在这一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江五的学生快乐地成长着。
“我很喜欢我们的校园,喜欢每周一次的春芽电视,在这里我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己。”五年级2班的陈志云这样说;“我喜欢民俗进校园,喜欢参观军营,我在这里学习生活得非常快乐。”五年级1班的邱梦涵这样说;“我最喜欢12月份的民俗节,因为可以穿戴上各个民族的服饰,学到传统文化,这些都让我沉浸其中。”四年级13班的祖小凡这样说。
江五孩子们喜欢的每一门课程,都饱含着江五全体教职工的智慧和创新。
在办学过程中,学校聚焦对人的培养,对学生成长规律的尊重,以江五历史上传统的“每月一节”为主线,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课程。课程内容上,学校通过人与自我、人与社群、人与工具三个核心指向,构建了身心健康、人文素养、科学探索、艺术审美、生活体验五大学习领域,集三校区自有优势,共享互补。比如华阳路校区的烘焙课,就是通过走校区的形式,让三校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而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一线MOOC”网络课程,则是江五小学打造的自主在线学习平台,它打破了校区间的物理围墙,为学生提供了一种面向未来的优质学习方式,也让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
“三个校区的孩子,160多位教职工,如何做到愿景和文化上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和思辨。于是,我们在课程架构和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探索和创新,使三个校区的孩子接受同一规格的教育,做到学生的成长有差异无差距。”江五小学孟水莲校长的这番话,体现在每一位江五师生的身上。
斗转星移,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江五小学在新时代的改革浪潮中,不断开拓创新,先进的育人理念,适切的课程目标,融合的执行方式,让江五的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具有定力和活力,让江五的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地主动和自觉,三校区的师生在互相成就中共同成长。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与江五小学昭化路校区隔路而望,而这里则是长宁初中教育中聚焦“有效”的典范。
秋日的午后,延安初中的操场上一片欢腾,七年级运动会正到了最后的高潮——跳长绳。齐心协力,完美配合,一组组长绳跳完,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在延安初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获取了技能,还收获了友谊,老师的和蔼可亲、同学的团结友善,是助推我不断向上的动力。”延安初中7年级学生刘天雨说。
“学校着眼于彰显育人特色,通过挖掘校名中蕴涵的延安精神、红色基因,展开对新时代‘延安人’特质的追问和凝练,形成了‘G-CLUB’的‘一核四维’的人才培养模型,构筑了‘数理与逻辑、科学与技术、人文与艺术、公民与社会、健康与生活、实践与创新’六大学习领域,从而形成了‘一核四维六域’的学校课程图谱,有效地推动了学校课程的结构性改革。”站在校内承载着百年历史的炮楼上,延安初级中学党总支书记应超的话语中充满了力量,“在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进程中,面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颁布的新形势,学校进一步实施课程教育改革,丰富课程建设,不断推广与促进跨学科作业、项目化学习,加强学科内、学科间的联动,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兼有现代文明与传统美德的新时代‘延安人’。与此同时,学校严格执行五项管理与‘双减’政策,在做好分层教学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时间管理的指导,在校内安排丰富多样的课后服务,以满足不同家庭、不同孩子的需求。在教育教学中,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所有的努力最终指向了学生成长的收获。在最近一次上海市绿色指标检测结果显示,长宁初中优质均衡发展指数全市第一,学生和家长满意度全市第一。
和延安初级中学一样,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的初中部聚焦“有效”,而华政附中的高中部则聚焦“综合”,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自主发展能力等综合素养。
2020年5月22日下午,在长宁区政协第100号提案《关于让华政附中门口更畅通、更安全的建议》答复会上,面对孩子们有理有据、精准严谨的建议,区公安分局信访办、交警支队和新华路派出所的多名警官们不住地点着头。
原来,距华政附中门口百米距离的云阳路(现改为牛桥浜路)改造完成后,交管部门在其与番禺路的交叉路口增设了红绿灯。一段时间后,华政附中师生和家长发现,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校门口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
为此,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的学生们自发成立了“校门口交通安全调查课题组”,对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并向政协提交此份提案。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积极参与国家、市、区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法、修法工作,《未保法》的法条因为中学生的建议而修改,这还是全国首次,因此还收到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感谢函,并获评2020上海教育年度新闻人物。
高三2班的崔以宁同学,就是华政附中学生事务中心的一员。“我们学校开设了许多‘尚法’特色课程,包括模拟事务调解、模拟立法、法律文书写作等,在‘尚法’文化的熏陶下,我们也参与到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体育法、反诈法等的修法过程,还多次到周边社区进行普法宣讲,这些都成为我高中阶段最难忘的经历。”
经历十年探索,在明德类、精业类课程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尚法类课程成为华政附中的一个新的抓手,撬动了学校德育、教学、治理的全面发展。在经历特色形成、巩固、社会认可的第一阶段后,学校进入了“优质、优化”的第二阶段。
40多门尚法校本课程分为学术、活动、社团、服务共四大类,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来自华东政法大学等各单位、各领域的60多名知名专家、教授进入华政导师工作室,指导、参与课程的开发,或直接进入课堂开展教学。作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华政附中始终致力于建设“管理重人文、课程有特色、课堂讲民主、师生能自主”的以“尚法”为特色的优质中学,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服务他人、服务社会人文情怀和理想抱负的现代公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在“启蒙”“激趣”“有效”“综合”四位一体的共同助力下,长宁教育硕果累累。
到2020年,长宁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义务教育阶段完成率达到100%,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 96.55%,残疾儿童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100%。2016年,长宁被评为“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区”;2018年被评为“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应用实验区”;2019年通过“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市级督导认定。2020年,成为上海市首批“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区之一。2022年4月,长宁区被教育部确定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
教育数字化转型,让个性化教学更精准
线上教学时,使用网络平台内置的抢答器、答题器、计时器、分组讨论等工具,与学生充分互动。如果出现多方案的开放型题目,课前5分钟,老师会让学生通过抢答器、讨论区发言等方式进行方案互评,学生每次发言都会获得一个“小奖杯”。在每一部分教学内容结束时,老师再使用投票器功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进行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教学节奏。
线上教学,师生无法面对面交流,如何用好信息技术,增加线上教学的互动性、真实性和实效性,给学生带来全新学习体验?于是,上海市娄山中学化学老师张玉珍便进行了如上的创新。
为了提质增效,在化学复习阶段,张玉珍还尝试探索一种新型作业方式——语音说题作业。同学们上传自己的语音说题作业后,老师收听并反馈,对优秀的语音作业进行公开展示,有时还会将说题作业与题目整理在一起,形成一份完整的语音解题集。学生普遍认为,减轻负担的同时,还锻炼了表达能力。
今年3月,全市中小学调整为线上教学的第一天,娄山中学张奕奕老师就选用长宁区数字基座ClassIn教学平台,上了一堂初二英语课。利用视频墙、小黑板、分组讨论等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线上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同一天,倪俊老师选用长宁区数字基座“畅言智慧课堂”,上了一堂初三数学复习课,课堂互动和即时练习提升了教学有效性。
初三学生复课后,娄山中学又利用学校希沃远程互动助手,融合ClassIn等长宁数字基座上的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混合学习课堂,确保教学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在娄山中学,不少“小妙招”都是基于长宁教育数字基座,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尽可能还原线下课堂。
在今年2月,长宁率先在全市完成了区校两级数字基座的本地化部署,打造“五通一屏”,实现全区人员统一认证、组织机构统一管理、市区校各类应用统筹衔接、智能设备统一接入管控,数据融通一数一源、信息传送多级互通、互联共享等。
“五通”,是基座的核心建设内容,即用户通、数据通、应用通、设备通、消息通;“一屏”,指建设用户空间,提供web端、移动端、智屏端的工作台服务,实现统一应用访问和信息获取。
当前,长宁全区所有106个教育单位全部开通校级数字基座,6000多名教师和近6万名学生的相关数据都已接入基座。
为解决教育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长宁教育从信息化走向教育数字化转型,提倡活力教育,激发学生的潜力,顺天性而教、循规律而育,让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希望通过数字化转型来助力每一个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未来,长宁教育将坚持以数字基座建设引领教育数字化转型,最终形成一个多元主体共创价值,驱动教育更有公平、更有质量的智慧教育生态系统。让数字化成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动力,激发师生的创造性,同时也为区域教育改革输送源源不断的活力,让教与学更富生命力。
2023-02-27
2023-01-10
2022-12-20
2022-12-08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相关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