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中外学者共倡新地学教育 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22-11-07来源:中国新闻网点击量:568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现场 


中新网武汉11月6日电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来自地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学者、中外大学和中小学校长共话宜居地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探讨教育在维护和增进地球宜居性方面的使命责任与行动路径,并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


与会专家强调,人类命运决定于地球的宜居性。全球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灾害频发、生态破坏持续加剧,地球宜居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呼吁全球大学、科研机构、中小学和社会各界携手行动,尽快实践新地学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论坛上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 


根据倡议,新地学教育主张顺应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时代需要,在多元宇宙观下,重新认识和定义人类在世界的位置和生存方式,调整和优化地学教育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传播体系,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倡议呼吁,摒弃把获取关于地球的知识作为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目标手段的工具性价值观,更多地传授和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地球和谐相处;摒弃那些相信仅凭人类智慧和技术能够保护乃至拯救地球的各种观念,更多地传授和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人类以外的世界共生共存。


此外,呼吁形成精准对接不同受众的多元教育范式;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之间,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研究成为常态;呼吁人类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地学教育的旗帜下摒弃偏见、紧密合作。(完)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头条
研究会公告

中国文艺网 中国剧协网 中国影协网 中国音协网 中国美协网 中国曲艺网 中国舞协网 中国民协网 中国摄协网 中国书协网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免责声明 广告报价 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融媒体中心官网 © 2013-2022 版权所有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京)字第11495号 | 京ICP备2021035177号 |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新闻内页

中外学者共倡新地学教育 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时间:2022-11-07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外大学校长论坛现场 


中新网武汉11月6日电 由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主办的中外大学校长论坛6日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召开,来自地球科学和相关学科的学者、中外大学和中小学校长共话宜居地球面临的重大挑战,探讨教育在维护和增进地球宜居性方面的使命责任与行动路径,并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


与会专家强调,人类命运决定于地球的宜居性。全球能源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灾害频发、生态破坏持续加剧,地球宜居性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呼吁全球大学、科研机构、中小学和社会各界携手行动,尽快实践新地学教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论坛上发布“武汉共识:新地学教育倡议” 


根据倡议,新地学教育主张顺应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和时代需要,在多元宇宙观下,重新认识和定义人类在世界的位置和生存方式,调整和优化地学教育的价值体系、知识体系和传播体系,提供思想、技术和方法,引领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倡议呼吁,摒弃把获取关于地球的知识作为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目标手段的工具性价值观,更多地传授和学习如何更好地与地球和谐相处;摒弃那些相信仅凭人类智慧和技术能够保护乃至拯救地球的各种观念,更多地传授和学习如何更好地与人类以外的世界共生共存。


此外,呼吁形成精准对接不同受众的多元教育范式;推进地球系统科学的各分支学科之间,地球科学与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等诸学科之间的跨学科、跨领域学习研究成为常态;呼吁人类在地球系统科学和地学教育的旗帜下摒弃偏见、紧密合作。(完)


免责声明.jpg


编辑:单思月

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121号院2号楼16层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3657566

关于我们

相关查询

京ICP备202103517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03744号